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北半球 (20°N以北) 1958~2002年 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各格点的点对点月际相关系数的分析, 探讨了环流的持续性.结果表明, 亚洲中部上空存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唯一的显著的高度场持续区, 它的中心区位于 (30°N~50°N, 70°E~110°E), 这里正是广袤的青藏高原北坡、蒙古高原及黄土高原地区, 一年中各月的持续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末春初的2月对3月和3月对4月基本上没有持续性可言; 4~5月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 相关系数突然增长到0.6; 5月对6月的持续性继续增加, 相关系数达到0.8.夏季至初秋 (6~9月) 各个月际稳定地保持着0.8的高相关系数.秋、冬各月持续性逐渐减弱, 直至春季降到了最低.将1958~2002年中5~9月的月平均高度距平正、负持续最明显的两个7年的逐月环流和季环流作对比分析, 得知在正持续年夏季东亚中纬度大气环流呈 "西高东低" 型; 而负持续年的夏季则是 "东高西低" 型.它们都具有气候意义的稳定性.相应的, 在明显正持续年夏季中国东部降水分布呈 "北少南多"; 而在明显负持续年则是 "北多南少".在这45年间, 夏季亚洲中纬度500 hPa的月高度距平由负持续转为正持续, 与中国东部降水由 "北多南少" 转为 "南多北少" 是对应的.分区逐日识别500 hPa天气系统的结果表明, 正持续年亚洲中纬地区盛行高脊, 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低槽和辐合流型; 负持续年则盛行低槽, 长江中下游多副高控制和西南流型.揭示了中国夏季发生区域旱涝灾害的两种不同的气候进程和盛行天气过程.这样在5、 6月份即可预测东亚夏季或盛夏环流形势与中国的降水趋势.
推荐文章
春季Hadley环流强度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联系
Hadley环流
夏季降水
相关关系
东部地区
南亚高压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南亚高压
东部地区
夏季降水
变化特征
大气环流因子在贵州夏季旱涝形成中的作用
大气环流因子
夏季旱涝
特征
华北夏季旱涝的云量和大气环流特征
华北
夏季
旱涝年
云量
大气环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洲中部春夏季大气环流持续性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季旱涝的关系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月平均高度场的持续性 月际相关 气候进程 中国夏季旱涝 短期气候预测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4-1186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461
字数 111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丽瑶 17 221 8.0 14.0
2 周鸣盛 3 53 3.0 3.0
3 刘爱霞 28 722 14.0 26.0
4 周梁丹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1)
共引文献  (41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月平均高度场的持续性
月际相关
气候进程
中国夏季旱涝
短期气候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
双月刊
1006-9895
11-1768/O4
16开
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2-82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1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