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速ADC和先进DSP器件的进展使数字波束形成智能天线的实现成为现实.在传统的M单元天线阵系统中,每一单元都有各自的接收通道和ADC,设备量大.文中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多通道数字阵列雷达接收系统的新型数字接收机结构,其主要思想是基于多个不同信号的带通采样原理实现数字阵列雷达接收机,新接收机结构使IF接收通道和基带采样ADC显著减少,功耗大大降低.阐述了数字阵列接收的数据模型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多信号带通采样信号频率和采样率的关系,给出了采样率选取的约束条件.新接收机在降低设备量的同时,还减小了接收系统通道间幅一相不一致性失真.
推荐文章
基于数字接收机脉压雷达信号截获技术研究
脉冲压缩雷达信号
自相关包络
匹配模板
非平稳信号处理
全数字式阵列接收机在OTH雷达中的应用
超视距雷达
全数字式接收机
中频采样
雷达接收机保护技术进展
接收机保护
响应速度
隔离度
恢复时间
动态范围
雷达侦察数字接收机信号处理技术探析
雷达侦察
数字接收机
信号处理
技术要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的数字阵列雷达接收机技术
来源期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信号带通采样 数字阵列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数字下变频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字阵列雷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2-4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957|TN958
字数 2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337.2008.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32 133 7.0 8.0
2 郑生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9 58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信号带通采样
数字阵列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
数字下变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2-2337
34-1264/T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9023信箱60分箱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8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