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验研究了污泥回流比和混合液回流比对改良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预缺氧池能够让NO3--N在进入厌氧池前被完全反硝化,保证磷的正常释放.污泥回流比对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污泥回流比减小,生物反应器中的细菌数量会逐渐减少,出水水质变差;污泥回流比过大,系统处理效果也会变坏,实验采用50%、100%和150%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比为50%时脱氮除磷效果最好.混合液回流比为200%、300%和400%对TN、TP的去除研究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增大为反硝化提供了更多的基质,从而提高总氮的去除效果,但是随着混合液回流比进一步增加,不会提高氮的去除效果,反而使能耗大大增加.因此,运行条件优选为污泥回流比为50%,混合液回流比为200%.
推荐文章
改良A2O工艺污水脱氮除磷工艺运行分析
改良A2O
脱氮
除磷
污水处理
基于倒置A2/O工艺脱氮除磷存在问题的优化措施
脱氮除磷
外加碳源
分段进水
MBR
多模式运行
进水配比对前置缺氧A2/O工艺脱氮除磷处理的影响研究
前置缺氧A2/O工艺
进水配比
脱氮除磷
改良型A2/O工艺脱氮除磷的性能分析
污水处理
生物脱氮除磷
硝化菌
反硝化菌
聚磷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A2/O工艺脱氮除磷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化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改良A2/O工艺 预缺氧池 污泥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工与环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
字数 22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887.2008.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文举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128 2122 26.0 38.0
2 孙孝龙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7 107 5.0 7.0
3 姜琪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2 40 2.0 2.0
4 文国桥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改良A2/O工艺
预缺氧池
污泥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化工
双月刊
1672-4887
51-1623/TQ
大16开
成都市武侯祠大街3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84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