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德育的主旋律应当界定在政治范畴和品德范畴,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内容,把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方向统一到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下,同时把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素养,塑造完整的人格作为德育工作的基调。不能随意和盲目地扩大它的内涵和外延,否则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甚至游离到其它政治范畴和道德体系中去。那种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德育,把成才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和心理素质培养等素质教育的内容强加在德育功能上的做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只会淡化德育的主旨、削弱德育的职能。德育应按照自身的规律落实教育和教学,只有规范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推荐文章
论形象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形象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实施渗透德育教育
高校图书馆
德育教育
渗透
加强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
高校教学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抓好德育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
来源期刊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德育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 共产主义道德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范畴 社会公德意识 心理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佩莹 辽宁大学数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育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
共产主义道德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范畴
社会公德意识
心理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9-3877
12-1378/F
大16开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2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3
总下载数(次)
340896
总被引数(次)
49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