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厌氧-好氧循环交替生物除磷工艺,研究了各因素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的基质是生物除磷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利用乙酸钠与葡萄糖混合基质培养的活性污泥体系最好,对COD、N-H、PO3-4的去除分别为0.966、0.979、0.921,尤其是在PO3-4的去除上效果更为显著,比单一葡萄糖培养基质的0.4高出一倍多.利用乙酸钠与葡萄糖混合基质培养的活性污泥在pH为7~8(7.5)、温度为20℃~30℃、厌氧阶段DO为小于(等于)0.16mg/L、好氧阶段DO为2mg/L~4 mg/L、COD在300 mg/L~500 mg/L、污泥龄为15天时体系运行效果最佳.
推荐文章
好氧/厌氧交替与循环工艺用于污泥减量化研究
好氧/厌氧
交替
循环
污泥减量
强化生物除磷污泥厌氧磷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强化生物除磷
厌氧释磷
影响因素
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反硝化除磷工艺
反硝化除磷
交替式厌/缺氧-好氧双膜工艺
运行性能
过程特性
菌群结构
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控制
厌氧-好氧
生物除磷
化学需氧量与磷质量浓度的比值
污泥负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好氧-厌氧循环交替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与管理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厌氧-好氧 生物除磷 基质 PO3-4去除率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X52
字数 24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212.2008.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德启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1 650 13.0 22.0
2 周恩红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2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厌氧-好氧
生物除磷
基质
PO3-4去除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与管理
月刊
1673-1212
23-1532/X
大16开
哈尔滨市道外区南直路356号
14-58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9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63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