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在对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外周血细胞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时发现嗜中性粒细胞存在大量的核内包涵体,系统研究了这些核内包涵体的超微结构,以探讨其来源和形成过程.方法 应用电镜技术对这些核内包涵体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斜带髭鲷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的核内包涵体可分为假包涵体和真包涵体两种类型,包涵体中的内含物来自胞质.胞核首先是以核膜内陷的方式将胞质及其各种有形成分包绕进核内而在核质外层形成具有双层膜包裹的典型假包涵体,随后假包涵体双层膜降解消失而转化成无被膜包裹的真包涵体,即核内糖原包涵体.结论 假包涵体是形成真包涵体的开始阶段.随着假包涵体向真包涵体的转变,包涵体内含物的组成及其超微结构也出现了显著变化.
推荐文章
条石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条石鲷
血细胞
显微结构
豌豆根瘤发育中侵染细胞核的超微结构变化
豌豆根瘤
侵染细胞
细胞核
发育
超微结构
绿海龟外周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绿海龟Chetonia mydas
血细胞
透视电镜
扫描电镜
黑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
血细胞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斜带髭鲷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核内包涵体的超微结构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核内包涵体 超微结构 嗜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 斜带髭鲷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1-434,插5
页数 5页 分类号 Q172
字数 41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847.2008.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景良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39 536 13.0 22.0
2 闫琳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4 4 1.0 1.0
3 王湘平 福建农林大学测试中心 25 411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内包涵体
超微结构
嗜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
斜带髭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双月刊
1005-4847
11-2986/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0
总下载数(次)
5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