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效果的影响机理.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Hp阳性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分为单纯的PPI抑酸治疗组(单一组)和PPI联合抗Hp三联治疗组(联合组),研究二组患者在消化道症状缓解、胃窦内pH值升高、活动期溃疡病灶转变为疤痕期(S期)的比例大小.结果 (1)联合组在4周时和6周时患者的上腹部饥饿性隐痛症状的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单一组(X<'2>值分别为6.05和6.54,P值均<0.05).(2)联合组治疗后6周时的24 h pH值<4时间百分比平均值明显低于单一组(X<'2>值为7.32,P值<0.05).(3)胃镜直视下观察单一组在治疗后6周时的溃疡总s期获得率为51.8%,明显不及联合组的89.7%(X2为7.32,P<0.05).结论 Hp主要通过改变患者胃内的pH值高低来影响十二指肠溃疡部的治疗进程.以PPI为基础的三联抗Hp治疗与单纯的PPI治疗相比,能更有效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消化道症状,通过升高胃内pH值,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的治愈率.
推荐文章
质子泵抑制剂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
螺杆菌,幽门/药物作用
螺杆菌感染/药物疗法
质子泵/拮抗剂和抑制剂
胃溃疡/药物疗法
常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浅析
质子泵抑制剂
品种
数量
用药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幽门螺杆菌影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溃疡病效果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pH值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5-30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4.51
字数 25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5-541X.2008.05.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景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52 426 12.0 18.0
2 杜爱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医院消化科 7 27 3.0 5.0
3 毛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医院消化科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5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剂
pH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