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蝶窦垂体腺瘤(sphenoid sinus pituitary adenoma,SSPA)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蝶窦垂体腺瘤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对12例SSPA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SP法免疫组化染色(PRL、hGH、ACTH、LH、TSH、FSH等).结果 12例SSPA,男5例,女7例,年龄39~66岁,平均48.4岁,中位年龄55.5岁.其中原发于蝶窦和原发于垂体窝侵至蝶窦者各6例,原发于蝶窦者年龄较原发于垂体窝者偏大.临床症状多样.镜下,原发于蝶窦的垂体腺瘤的形态学与蝶鞍垂体腺瘤相同;SSPA可伴有较明显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2/12,16.67%).10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瘤细胞PRL阳性6例;瘤细胞各项标记物均阴性2例;瘤细胞ACTH阳性、hGH阳性各1例.结论原发于蝶窦的垂体腺瘤比较少见,主要根据光镜及免疫组化确诊,应注意与慢性蝶窦炎和浆细胞瘤鉴别.
推荐文章
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鼻蝶
垂体腺瘤
预后相关因素
单鼻孔直接入路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经单鼻孔入路
经蝶窦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垂体腺瘤卒中并发蝶窦粘膜增厚
垂体腺瘤卒中
蝶窦粘膜增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蝶窦垂体腺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垂体腺瘤,蝶窦 诊断,鉴别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人体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6.4
字数 39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399.2008.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本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113 851 17.0 21.0
2 刘红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155 951 15.0 20.0
3 李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54 249 7.0 13.0
4 韩一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16 106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垂体腺瘤,蝶窦
诊断,鉴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