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大凌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分别估算了各水资源分区的河道生态需水量(包括生态基流量、自净需水和输沙需水)及各区的河道生态需水贡献量.提出了使用偏枯年(75%保证率)水文数据估算河道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弥补了Tennant法、枯水季最小流量法等方法计算结果偏大或偏小的不足.结果表明,大凌河的4个河段(建凌站以上、建凌站至朝阳站、朝阳站至义县站、义县站至锦县段)的河道分区需水量分别为O.55×108m3、5.21×108m3、3.9×108m3和1.34×10×108m3.锦县水文站以上河道生态需水总量11×108m3,占地表水总资源量的59.75%,因此,大凌河地表水资源取用率应在40%以下.
推荐文章
大凌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生态环境需水量
计算方法
河道
大凌河
逐月需水过程
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初步估算探讨
格尔木流域
植物
地下水埋深
生态需水量
滦河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
生态需水量
逐月频率法
生态水力学法
滦河下游
河道
干旱内陆流域河道外生态需水量评价--以黑河流域为例
生态需水量
蒸散发潜力
评价模型
黑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需水量估算
来源期刊 水文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河道生态需水量 偏枯年(75%保证率) 水资源分区 大凌河流域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4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33.3
字数 44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852.2008.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文喜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61 2069 23.0 38.0
3 齐悦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4 25 3.0 4.0
7 LONG Yu-qiao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3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道生态需水量
偏枯年(75%保证率)
水资源分区
大凌河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
双月刊
1000-0852
11-1814/P
大16开
北京宣武区白广路二条2号
2-43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3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7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