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氯磺酸为磺化剂,浓硫酸为溶剂,合成磺化聚醚砜膜(SPES),通过对磺化聚醚砜膜取向,改变膜亲水区和疏水区微相结构的空间形状和排布方式.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SPES表面结构和微相结构的变化,采用衰减全反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了SPES膜吸附水分子的动态过程和氢键变化,探讨SPES膜中水分子层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取向对SPES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取向后SPES膜聚合物分子链和亲水区空间形状和排布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膜内多层水分子结构更容易形成并相互连接,有利于亲水区离子传递通道的形成和延长,改善质子传导过程,提高电导率.
推荐文章
双马来酰亚胺/聚醚砜复相树脂相结构与热性能
聚醚砜(PES)
双马来酰亚胺(BMI)
相结构
玻璃化转变
动态机械热分析(DMA)
热失重分析(TGA)
涂覆法制备高性能磺化聚醚砜混合基质膜
磺化聚醚砜
纳米粒子
原位生成
纳滤
团聚
P123对聚醚砜纳米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纳米纤维膜
聚合物
P123
溶胀性能
机械性能
凝固浴组成对聚醚砜/磺化聚砜共混膜结构及性能影响
聚醚砜
磺化聚砜
共混膜
凝固浴
浸没沉淀相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取向对磺化聚醚砜微相结构及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磺化聚醚砜 质子交换膜 质子传导 电导率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7
字数 23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18.2008.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剑洪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80 2389 27.0 40.0
2 张黔玲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4 537 14.0 21.0
3 管蓉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4 973 15.0 26.0
4 王芳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50 516 14.0 21.0
5 李翠华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24 8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磺化聚醚砜
质子交换膜
质子传导
电导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双月刊
1000-2618
44-1401/N
大16开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行政楼419室
46-20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