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枕颌牵引后前路撑开植骨融合治疗小儿鹅颈畸形的可行性和疗效分析.方法 本组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为7~13岁.术前颈椎矢状位后凸角35°~68°,平均42.5°;采用枕颌带过伸位牵引4~6周、矫正度>50%后行经颈椎前路多椎间盘切除与椎间撑开、植骨融合;术后继续牵引6周待植骨块相对稳定戴头颈胸支具下床活动.结果 经牵引3~4周后颈椎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25°~35°.平均27.3°,矫正率35.8%,神经症状明显改善;颈椎前路撑开融合术后为17°~25°,平均19.4°,矫正率54.4%,无神经损伤加重.近期随访患者前路植骨已融合,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此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满意的矫形效果;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枕颌牵引前路撑开植骨融合治疗小儿鹅颈畸形
来源期刊 脊柱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 颈椎 脊柱后凸 牵引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6.823
字数 34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957.2008.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528 3650 25.0 38.0
2 宋跃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84 1518 19.0 27.0
3 刘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252 936 14.0 20.0
4 刘立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143 641 14.0 20.0
5 龚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127 554 12.0 17.0
6 曾建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 112 731 14.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
颈椎
脊柱后凸
牵引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脊柱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2-2957
31-1907/R
大16开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4-75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4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