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原生态椴木出发,利用控温炭化得到了保留木材生物学特征结构的多孔炭模板(BC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附能谱(EDS)和热重分析(TGA)等测试手段对炭模板的组成、形貌、氧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炭化温度升高,椴木中存在的C=C,C-O-C和C-H等化学键逐渐转变为C-C键,这一过程在1200℃完成;所得炭模板材料具有互相连通的蜂巢状孔结构,双峰特征的孔径分布,其组成为典型的非晶态炭;模板材料的非等温氧化机理为随机成核,动力学参数为1gA=8.260min-1,Ea=132.03kJ/mol,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α/dT=(A/β)exp(-Ea/RT)[2(1-α)[-In(1-α)]1/2].
推荐文章
生物炭去灰分对萘和1-萘酚的吸附动力学影响
生物炭
有机污染物
去灰分
吸附动力学
双室模型
DMFC多孔Pt-Ru阳极甲醇氧化宏观动力学模型化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多孔阳极
甲醇氧化
双位机理
宏观动力学
数学模型
生物炭对重金属(Zn)的吸附特性及动力学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
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孔生物形态炭模板的制备及其氧化动力学和机理
来源期刊 炭素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孔炭模板 蜂巢状结构 氧化动力学 反应机理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83
字数 33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741.2008.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汉宁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9 1990 24.0 35.0
2 高朋召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6 298 9.0 15.0
3 李姗姗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 7 2.0 2.0
4 刘艳丽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42 4.0 5.0
5 李白军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0 1.0
6 夏磊累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孔炭模板
蜂巢状结构
氧化动力学
反应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炭素技术
双月刊
1001-3741
22-1147/TQ
大16开
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和平街9号
12-308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8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2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