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具有荧光特性的8-氨基喹啉和吡啶类试剂结合,并引入杂环三氮烯结构,合成了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QPyT).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该试剂在λex/λem=216 nm/343 nm处产生强荧光,并且能被Pb(Ⅱ)猝灭.据此建立了QPyT测定Pb(Ⅱ)的新型荧光分析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6×10-7~1.2×10-5mol/L,检测限为9.0×10-8mol/L.将其应用于水中Pb(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推荐文章
7-{2-[1-(8-羟基喹啉-7-亚甲基)]苯并咪唑基}-8-羟基喹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
7-甲酰基-8-羟基喹啉
邻苯二胺
7-{2-[1-(8-羟基喹啉-7-亚甲基)]苯并咪唑基}-8-羟基喹啉
金属配合物
合成
荧光性能
三氯异氰尿酸氯代合成3-溴-4-氯-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
氯虫苯甲酰胺
氯代反应
三氯异氰尿酸
双酰胺杀虫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荧光试剂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 铅离子检测 荧光猝灭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3-11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26|O657
字数 2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8.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森 南昌大学化学系 72 323 10.0 14.0
2 冯锋 大同大学化学系 9 55 5.0 7.0
6 陈泽忠 大同大学化学系 6 39 4.0 6.0
7 孟双明 大同大学化学系 8 38 3.0 6.0
8 白云峰 大同大学化学系 4 20 2.0 4.0
9 王诚 南昌大学化学系 1 9 1.0 1.0
10 卢珍 大同大学化学系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8-喹啉)-3-(2-吡啶)-三氮烯
铅离子检测
荧光猝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Shan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sxnsfc.sxinfo.gov.cn/sxnsf/index.aspx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