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高藻期原水的特点,采用复配混凝剂并进行烧杯试验对复配混凝荆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无论聚合氯化铝(PAC)与FeCl3复配还是聚合氯化铝铁(PAFC)与FeCl3复配,混凝反应后的沉淀出水浊度都明显低于单独投加FeCl3,并且pH值能稳定在7.5以上.在总投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先投PAFC或PAC再投FeCl3的投药顺序最优;PAFC和FeCl3复配投加的最佳质量比为3:1,PAC和FeCl3复配投加的最佳质量比为1:2;投加间隔时间为5~20 s.采用复配混凝剂的水处理成本至少低于单独投加三氯化铁30%.
推荐文章
强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北渡水研究
低温低浊水
混凝剂
强化混凝
脱浊
MgFe类水滑石法强化混凝深度处理猪场尾水及混凝污泥特性研究
MgFe类水滑石
强化混凝
猪场尾水
重金属
抗生素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处理高有机物含量的地表水
受污染地表水
给水处理
强化混凝
高锰酸盐
复合药剂
硅藻土强化混凝处理城市河道水的试验研究
硅藻土
混凝
城市河道水
有机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化混凝处理高藻水效果的研究
来源期刊 供水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配混凝剂 强化混凝 高藻原水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991.22
字数 2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353.2008.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峰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7 51 5.0 6.0
2 龚淑艳 5 23 4.0 4.0
3 宋庆原 3 11 3.0 3.0
4 高斌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配混凝剂
强化混凝
高藻原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供水技术
双月刊
1673-9353
12-1393/TU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54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