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战国末年以降中国医学有重大的发展.其生理观特别集中于"脉"、"内脏"与身体各种结构的认识.过程中虽因观点不同而有文本与内容上的差异,但也因此使得医学内涵得以快速增加,呈现多面向的特色.这些各自发展的生理观点因深入探索也助长了彼此间的关连性,中医整体性的身体观逐渐成形.同时原先"由外而内"的身体探索意识也随着各种生理知识的逐渐繁复多样而有朝向资料群组化、系统化与便利操作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具备了"司外揣内"的能力.
推荐文章
马王堆医书崇阳观及其在阳虚体态调理中的应用
阳气
马王堆医书
阳虚
治未病
简论马王堆医书《十问》“审夫阴阳”生命观及现世价值
马王堆医书
《十问》
生命观
现世价值
阴阳
马王堆医书内容特色及其背景研究
马王堆医书
内容特色
背景研究
先秦两汉
中医学
马王堆医书方剂用方特色及其价值研究
马王堆医书
方剂
用方特色
价值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马王堆医书看先秦中医生理观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先秦 中医生理观 马王堆医书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09
字数 70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08.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先秦
中医生理观
马王堆医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