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北部林区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感染状况与分布特点,以及无形体与莱姆病、恙虫病重叠感染的情况,为林区人群无形体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7月开始在福建省武夷山林区采集林业工人、农民和干部等269份血清,用试剂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人粒细胞无形体、莱姆病和恙虫病抗体,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比较.数据库建立和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4.0,χ2检验的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 269份血清中检出46份人粒细胞无形体血清抗体阳性,阳性率17.10%.人粒细胞无形体血清抗体除年龄外不存在地区、性别、职业差异.46份人粒细胞无形体抗体阳性的血清中检测到1份与莱姆病混合感染,9份混合感染了莱姆病和恙虫病病原体.结论 福建省武夷山林区人群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并且是莱姆病、恙虫病重叠流行区.在林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莱姆病、恙虫病三者的防治应同时进行.
推荐文章
北京东北部山区人群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血清流行病学
间接免疫荧光法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人的护理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疾病特点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福建省北部林区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血清流行病学检测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嗜粒细胞无形体 伯氏疏螺旋体 恙虫病东方体 共感染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9-118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75
字数 19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8.1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光宇 8 27 3.0 5.0
2 谢克锦 6 26 3.0 5.0
3 张守印 9 46 4.0 6.0
4 严延生 161 1086 15.0 24.0
5 沈江建 2 14 1.0 2.0
6 郑嘉华 2 14 1.0 2.0
7 彭兰英 3 24 2.0 3.0
8 黄秋萍 6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4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嗜粒细胞无形体
伯氏疏螺旋体
恙虫病东方体
共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847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