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20世纪70年代曾建成7个中低温地热发电厂,但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的观点下,其中5处陆续关停。今天我们反思这段历史,认为这是历史的局限和偏见。当前,地热发电技术成熟,虽投资成本稍高,但可替代和节省常规能源,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再从国际原油价格飞涨的角度分析,地热发电肯定具有竞争力;更何况像太阳能光伏发电那样高昂的初投资和低利用率都能在我国推广和应用。我国藏滇地热带有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可用于地热蒸汽发电;中低温地热水直接利用的能量居世界第一。作者认为,其中温度较高者,可以先发电,再将排水作综合利用。美国最新研究称为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可望在2050年提供1亿kW发电的基础容量。目前,我国已开始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
推荐文章
DSM在中国大有作为
DSM
实施环境
障碍
设想
20世纪地热利用技术的变迁--地热发电
地热资源
高温岩体岩浆能量
发电方式
二元循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利用地热发电大有作为
来源期刊 地热能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地热 发电 双工质循环 增强型地热系统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6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克棪 40 40 3.0 6.0
2 潘小平 2 6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热
发电
双工质循环
增强型地热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热能
双月刊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天津大学内
出版文献量(篇)
174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