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tO2)的影响.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除常规治疗外,于24小时内加用尼莫地平.两组均持续监测PbtO2,并对不同时段PbtO2进行统计分析,对每例患者于伤后3个月行CO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治疗8小时时段PbtO2无显著差异(P>0.05),但尼莫地平组在治疗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时段Pbt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COS评分显示尼莫地平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可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促进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PbtO2监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近期病情监测手段.
推荐文章
尼莫地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
颅脑损伤,重型
尼莫地平
脑组织氧分压
尼莫地平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中颅内压的改变
尼莫地平
颅内压
生命体征
颅脑损伤,重型
亚低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脑血流指标、血清GFAP、UCH-L1水平的影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尼莫地平
脑血流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对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危莫地平 脑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预后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4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1
字数 2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08.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建忠 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 39 190 9.0 11.0
2 王凯杰 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 14 96 6.0 9.0
3 王金林 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 12 103 6.0 10.0
4 刘爱军 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 7 17 2.0 4.0
5 周开顺 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 1 10 1.0 1.0
6 余波 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 4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
危莫地平
脑组织氧分压
颅内压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