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秦岭旬阳坝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raia次生林与人工林进行了群落学调查研究.旨在比较天然油松林遭砍伐后经过自然恢复或人工栽植恢复40 a左右群落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天然恢复次生林有维管植物66科104属134种,人工林有维管植物73科104属125种,2种群落舍1~2个种的科均较多:人工林与次生林共有种为70种,种类组成相似系数为53.03%.2种群落的垂直结构相似,都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层,乔木层又分3个亚层;人工林乔木层、灌木层密度低于次生林,草本层密度高于次生林.2种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Richness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Evenness指数的变化不一致,天然次生林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人工林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次生林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人工林,而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人工林;人工林与次生林灌木层各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人工林草本层的优势度显著高于次生林.人工林凋落物厚度显著高于次生林.土壤营养指标在2种群落间均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说明,经过40 a左右的恢复,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已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油松适合作为该地区的造林树种恢复天然植被.表9参21
推荐文章
西南桦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学特征比较
西南桦人工林
西南桦次生林
生活型谱
叶型谱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灰色关联度分析
冀北山地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天然次生油松林
群落稳定性
秦岭西部山地次生林和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秦岭西部
次生林
人工林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营养功能群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福建青冈
人工林
天然林
群落特性
生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秦岭油松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比较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秦岭 油松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1-7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54|Q94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756.2008.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孝安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7 2247 27.0 41.0
2 朱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2 1078 19.0 32.0
3 郭华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5 1214 20.0 32.0
4 景丽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2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3)
共引文献  (728)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50)
二级引证文献  (358)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4(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5(4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6(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7(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8(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9(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森林生态学
秦岭
油松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