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向聚硅酸中加入铝盐、铁盐、硼砂制得含硼聚硅酸金属盐复合絮凝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硼加入对絮凝剂形貌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溶液的电学特征.结果表明:硼加入不会改变复合絮凝剂自身形貌,但能使聚集体长度加长、聚合度增大、结构更致密;适量硼的加入虽未改变硅酸的自聚和Al3+,Fe3+的水解聚合反应,但却以某种形式和聚硅酸及铝铁的多核羟基络合物发生反应,使得溶液的电学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推荐文章
聚硅多核脱色絮凝剂PMSi的合成应用研究
聚硅多核絮凝剂
水玻璃
印染废水
多核高分子絮凝剂SCP的合成及其对COD的脱除
多核高分子絮凝剂
高级氧化
强化絮凝
高炉渣制备聚硫酸铝硅絮凝剂
高炉渣
聚硫酸铝硅
絮凝剂
脱色率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FSS中硅的形态分析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聚硅硫酸铁
硅的形态分析
Si-Mo逐时络合比色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硼加入对含硅多核无机絮凝剂结构形貌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结构形貌 红外光谱 电导率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其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4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X-132
字数 2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08.04.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红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31 1120 17.0 27.0
2 方月梅 17 110 7.0 10.0
3 赵旭德 17 75 4.0 8.0
4 罗承辉 8 54 4.0 7.0
5 张晓玲 10 4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硅多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结构形貌
红外光谱
电导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