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为查明坝址区是否存在泥石流地质灾害,分析其对建坝的影响,现场对结义坡泥石流沟进行了追踪调查,以充分认识沟谷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植被发育情况以及泥石流的活动痕迹、冲淤特征等.并对泥石流沟谷、堆积扇等进行了有关的试验及量测工作.用国内外常用的计算稀性泥石流参数的公式对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及冲击力等参数进行了计算,为正确评价泥石流地质灾害奠定基础.调查研究表明,结义坡沟泥石流活动正处于停歇期,但应注意加强集水区内水土保持工作,尤其是对结义坡沟入口段裸露坡体要引起重视.
推荐文章
澜沧江扎泥沟泥石流特征研究
扎泥沟
泥石流
沟谷特征
活动特征
澜沧江巴迪沟泥石流灾害及防治对策
澜沧江
里底电站库区
巴迪沟泥石流
防治对策
澜沧江里底水电站坝库区泥石流物质来源及堆积特征研究
泥石流
澜沧江
物源类型
成因机制
沟口堆积扇
单沟泥石流灾害风险简易评价模型
沟谷
泥石流
风险
评价
管理
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澜沧江结义坡沟泥石流灾害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泥石流 地质灾害评价 泥石流流速 流量 冲淤特征 澜沧江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035.2008.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聂德新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160 2752 28.0 47.0
2 宋彦辉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39 295 9.0 15.0
3 柏永岩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4 30 3.0 4.0
4 李树武 8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石流
地质灾害评价
泥石流流速
流量
冲淤特征
澜沧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