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探测与控制学报       
摘要:
针对如何提高防空导弹在高速弹目交会条件下的引战配合效率,根据软件无线电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引信天线波束自适应控制算法.这种算法的核心是保证天线主波束倾角不变的条件下,使阵列输出功率最小.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满足引信天线对主波束倾角准确度的要求,同时副瓣电平也相对较低,能有效地阻止干扰信号从天线副瓣进入引信接收机.最后,在美国TI公司生产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C6416 TEB上对该算法的运算实时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也表明该算法的运算时间可以满足引信天线波束形成对实时性的要求.
推荐文章
一种输出信噪比最大的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引信天线
波束形成
权重向量
仿真
一种基于对角载入的鲁棒MVDR波束形成算法
波束形成
信号方向向量
对角载入
MVDR
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重构和EMP的宽带波束形成算法
宽带波束形成
主瓣干扰
特征投影预处理
协方差矩阵重构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对角加载的稳健频率不变波束形成算法
麦克风阵列
线性约束方差
凸优化
频率不变波束形成
对角加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及仿真
来源期刊 探测与控制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引信 引战配合 波束形成 仿真 实时性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TJ43|TP82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194.2008.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栗苹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 95 508 11.0 16.0
2 黄忠华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 21 55 4.0 6.0
3 冯清娟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引信
引战配合
波束形成
仿真
实时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探测与控制学报
双月刊
1008-1194
61-1316/TJ
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2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