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NO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入球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使用分离的微灌注的入球动脉行等张收缩试验,给予L-NAME及血管紧张素Ⅱ等血管活性物质,观察入球动脉内径的变化.利用NO荧光探针DAF-FM观测入球动脉内皮NO释放情况.结果 L-NAME (10-4mol/L) 时间依赖性的引起入球动脉的收缩,作用60 min后动脉内径减少了35.2 %.在灌注状态下,内皮NO荧光强度持续增加,60 min后达70 %;L-NAME明显抑制内皮NO的释放速率(从29 %降到5.7 %).血管紧张素Ⅱ(10-14 ~ 10-6 mol/L)浓度依赖性的引起入球动脉收缩,最大收缩强度达41 %;L-NAME预处理能够增强入球动脉对于Ang Ⅱ的收缩反应,10-10mol/L Ang Ⅱ收缩动脉直径达46 %(没有L-NAME时为8.5 %),10-8 mol/L时为66 %(没有L-NAME时为41%).结论 灌注产生的血管剪切力是刺激NO释放的重要因素,内皮功能的完整性及NO在调控Ang Ⅱ介导的入球动脉收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NO生物利用度下降可能是肾脏疾病时入球动脉阻力增高的重要机制.
推荐文章
尾加压素Ⅱ对大鼠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尾加压素Ⅱ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代谢
血管升压素/药理学
主动脉/化学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月经周期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子宫内膜
月经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Eales病的相关研究
Eales病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发病机制
心肌局部冷冻对心肌合成一氧化氮的影响
心肌
冷冻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氧化氮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小鼠入球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入球动脉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Ⅱ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2-4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4
字数 5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672-8009.2008.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114 834 15.0 22.0
2 马祖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 13 149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入球动脉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Ⅱ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双月刊
1672-8009
42-1720/R
大16开
武汉市航空路13号
38-3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7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