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茶蓑蛾(Clania minuscula Butler)僵虫进行保湿培养,分离得到一株高几丁质酶活性的菌株.通过对该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的观察及对其ITS核酸序列进行扩增与分析,确认此次发现的茶蓑蛾寄生真菌为爪哇拟青霉(Paecilomyces javanicus(Friedriehs&Bally)Brown&Smith),并对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下的菌丝生长、产饱量和培养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推荐文章
一株茶大灰象甲寄生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茶大灰象甲
昆虫病原真菌
rDNA-ITS
Bloc序列
毒力
西南地区茶藨生柱锈重寄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森林保护学
重寄生菌
茶藨生柱锈
华山松疱锈病
广西桉蝙蛾病原真菌的鉴定
桉蝙蛾
病原真菌
球孢白僵菌
尖孢镰刀菌
Evlachovaea sp.
致病性
钻在袋子里的茶园害虫 ——茶蓑蛾和茶褐蓑蛾
茶蓑蛾
茶褐蓑蛾
形态识别
特性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蓑蛾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培养性状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爪哇拟青霉 茶蓑蛾寄生真菌 形态特征 ITS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病虫害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3-658
页数 6页 分类号 S435.711
字数 42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08.0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涵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17 83 5.0 8.0
5 杨腊英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30 256 10.0 15.0
9 唐复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6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爪哇拟青霉
茶蓑蛾寄生真菌
形态特征
IT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