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碱土氯硅酸盐Sr8Si4O112Cl8:Eu3+,M3+(M=Sm3+,Al3+)发光材料,并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测试,首次在碱土氯硅酸盐体系中研究了Sm3+、Al3+三价金属离子对Eu3+发光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对发光强度随组成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Sm3+和Al3+掺入可大幅度提高Eu3+的发光强度,掺入Sm3+和Al3+后Eu3+的相对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7.3%和40.5%.Sm3+和Al3+对Eu3+有很好的敏化作用,其中Al3+的敏化作用尤为突出.Eu3+和Sm3+(Al3+)的最佳掺入量(摩尔分数)为8%和5%(18%).
推荐文章
掺Eu3+,Sm3+,Tb3+的TTFA配合物敏化发光效应的实验研究
光纤光学
敏化效应
聚合光纤
稀土离子
Sm3+掺杂对CaMoO4:Eu3+红色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CaMoO4:Eu3+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Sm3+离子
共沉淀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r8Si4O12Cl8:Eu3+,M3+(M3+=Sm3+,Al3+)中Eu3+的敏化发光
来源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碱土氯硅酸盐 铕离子 敏化发光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冶金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42|O614.33
字数 23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053X.2008.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明文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院化学系 18 114 5.0 10.0
2 刘世香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院化学系 11 36 3.0 5.0
3 赵惠玲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院化学系 2 22 1.0 2.0
4 张松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院化学系 1 1 1.0 1.0
5 季春燕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院化学系 1 1 1.0 1.0
6 房进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院化学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光材料
碱土氯硅酸盐
铕离子
敏化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科学学报
月刊
2095-9389
10-1297/TF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473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