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探讨颅颈连接畸形的不稳定性因素.方法:选择颅颈连接畸形患者40例(畸形稳定组8例、畸形不稳定组32例)和正常对照20例,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并对各种畸形(寰枕融合、颅底凹陷、C2-3分节不全)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畸形组寰齿间隙测量值大于对照组,脑干脊髓角测量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畸形组不稳定组的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发生率高于畸形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稳定与不稳定组间C2-3分节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间隙愈大、脑干脊髓角愈小颅颈连接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寰枕融合、颅底凹陷是导致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且不稳定发生率较高.
推荐文章
经后路椎板内固定治疗颅颈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研究
寰枢椎脱位
颅颈畸形
椎板内固定
经后路
延髓脊髓角
国人颈髓角的MRI影像测量及临床意义
枕颈区
磁共振成像
颈脊髓
脑干脊髓角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颅颈交界部畸形的MRI评价
颅颈交界部
畸形
磁共振
经口咽前路
内固定
医学植入物
颅底凹陷寰枢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寰枢关节
内固定器
颅底凹陷症
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颈畸形患者寰齿间隙及脑干脊髓角测定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颈畸形 寰齿间隙 脑干脊髓角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12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1.1
字数 25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8.06.0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来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44 945 14.0 20.0
2 张志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71 282 9.0 14.0
3 庞长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45 183 6.0 11.0
4 龙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27 114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颈畸形
寰齿间隙
脑干脊髓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