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 研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毒株经静脉及直肠途径感染中国恒河猴后的生物学特性和症状表现,并比较由感染途径不同导致的差异,为该模型系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SIVmac239毒株经静脉感染19只中国恒河猴,经直肠感染6只中国恒河猴,观察至感染后232或168 d,比较其抗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特异性抗体滴度、CD4+T细胞数量、血浆病毒载量、淋巴结病理改变以及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 所有猴均出现SIV抗体阳转.在静脉感染猴,感染后10d检测到SIV特异的IgM,而直肠感染猴始终未能检测到.在感染后168 d,静脉感染猴的SIV特异性IgG的平均水平较直肠感染猴高10倍.在观察期内,直肠感染组的CD4+T细胞数下降不如静脉感染组显著.所有猴的血浆SIV载量均在感染后10~14 d达到高峰(107拷贝/ml左右),约2个月后降至平台期(103~106拷贝/ml).2只静脉感染猴及1只直肠感染猴在感染后150~210 d死于猴免疫缺陷综合征,呈快速进展型改变.结论 SIVmac239毒株静脉及直肠感染接种中国恒河猴,均可建立慢性的SIV感染,其特征与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的改变相似,均可以作为良好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动物模型,尤其有助于预防性或治疗性AIDS疫苗的研究.
推荐文章
SIVmac239感染中国恒河猴动物模型组织病理学变化
动物模型
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组织病理学
免疫系统
淋巴结
模拟HIV性传播特点的SIVmac239恒河猴直肠黏膜感染
SIVmac239
恒河猴
直肠黏膜感染
细胞免疫应答
ELISPOT方法检测SIVmac239感染猴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
SIV
mac239
恒河猴模型
固相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IFN-γ
细胞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Vmac239毒株经静脉及直肠感染中国恒河猴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mac239 中国恒河猴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60,后插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12.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03X.2008.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赖春辉 1 3 1.0 1.0
2 吴小闲 1 3 1.0 1.0
3 卢耀增 1 3 1.0 1.0
4 卢葳 法国发展研究院145研究所中国部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mac239
中国恒河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