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Ⅴ-Ⅰ传输矩阵方法用于布拉格光纤光栅的理论分析,该方法通过参量变换将相邻薄层间的界面矩阵退化为单位矩阵,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从传输矩阵出发.数学上推导出耦合模方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助于加深对Ⅴ-Ⅰ传输矩阵方法物理机制的理解.数值模拟分析发现Ⅴ-Ⅰ传输矩阵方法具有计算快速、简单明了的优点.最后还指出Ⅴ-Ⅰ传输矩阵方法仅适用于短周期光纤光栅,若要运用于长周期光纤光栅,需要进一步理论修正.
推荐文章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分析及其剥层算法重构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栅重构
传输矩阵法
剥层算法
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布拉格光栅的制作
光子晶体光纤
布拉格光栅
非线性
双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和应变传感研究
光纤布拉格光栅
传感器
温度
应变
光纤布拉格光栅非线性传输特性的数值仿真
光纤布拉格光栅
非线性耦合模方程
非线性光学
光学双稳态
预报-校正系统
半隐式龙格-库塔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Ⅴ-Ⅰ传输矩阵方法在布拉格光纤光栅分析中的运用
来源期刊 量子电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Ⅴ-Ⅰ传输矩阵方法 耦合模理论 布拉格光纤光栅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纤维与波导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253
字数 33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461.2008.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解龙 上海大学物理系 28 87 5.0 8.0
2 纪荣栋 上海大学物理系 2 5 1.0 2.0
3 陈冠群 上海大学物理系 3 9 2.0 3.0
4 胡瑞红 上海大学物理系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纤维与波导光学
Ⅴ-Ⅰ传输矩阵方法
耦合模理论
布拉格光纤光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量子电子学报
双月刊
1007-5461
34-1163/T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1125邮政信箱
26-8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822
相关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46696
项目类型: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