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4对蓝孔雀(Pavo cristatus)和绿孔雀(p.muticus)的微卫星标记对白孔雀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发现都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71,有7对引物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其中MCW0080和MCW0098标记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207和0.7571,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58和0.695,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选择潜力.白孔雀×蓝孔雀和绿孔雀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孔雀、绿孔雀和蓝孔雀3个群体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水平都很低,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579、0.2482和0.2744,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9.7%,群体间分化极显著(P<0.001),白孔雀与蓝孔雀的亲缘关系最近,Reynolds'遗传距离和基因流分别为0.0295和8.6112,表明白孔雀不是蓝孔雀一个亚种.
推荐文章
陇东绒山羊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陇东绒山羊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凡纳滨对虾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DNA分析
凡纳滨对虾
南美白对虾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雪貂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雪貂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对南海湛江海域军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南海
湛江海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孔雀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地位
来源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孔雀属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生 分类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7-9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88
字数 35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968.2008.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国宏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93 3876 28.0 46.0
2 徐琪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78 1010 15.0 26.0
3 吴信生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32 1231 17.0 31.0
4 包文斌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32 942 16.0 25.0
5 张红霞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147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雀属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生
分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月刊
1674-7968
11-3342/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2-36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0364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