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以乙酰苯肼、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方法 BALB/c小鼠,采用皮下注射乙酰苯肼100mg/ks,次日X射线2.0Gy照射后,于试验第5天环磷酰胺80mg/kg腹腔注射,第15天重复以上步骤但不给予射线处理.观察试验小鼠的血象、骨髓象、造血细胞内的线粒体、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及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再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三系细胞均有显著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升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降低,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减低,肝脾出现再障的病理改变.结论 本方法建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简便,成功率高,外周血和骨髓的病理变化持续、稳定,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推荐文章
生血颗粒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的作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生血颗粒
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含量
骨髓有核细胞数
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的研究进展
贫血,再生障碍性
感染
综述
叶绿素铜钠盐联合环孢菌素A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叶绿素铜钠盐
环孢菌素A
实验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酰苯肼、X射线和环磷酰胺联合复制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
来源期刊 解剖科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酰苯肼 X射线 环磷酰胺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原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56.5
字数 28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莉 大连医科大学临床检验教研室 40 333 9.0 17.0
2 李玉中 大连医科大学临床检验教研室 34 183 8.0 11.0
3 杨佩满 大连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74 1141 19.0 32.0
4 金伟 大连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16 161 7.0 12.0
5 于敬达 大连医科大学临床检验教研室 3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酰苯肼
X射线
环磷酰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剖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6-2947
21-1347/Q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中国医科大学
8-11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6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