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和去离子水分离混合气中CO2,研究了气液流速、混合气CO2浓度和操作温度以及膜形态等因素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通过传质阻力层方程和质量微分方程的关联,建立了新型数学模型,模拟了各种条件下的传质过程.结果表明,流体力学状态的改变能够加强传质,但加强程度有限;提高气相CO2浓度能够提高总传质系数;具有高孔隙率的膜组件拥有高传质系数;提高操作温度能够促进扩散,提高传质系数,在较高温度下,存在膜孔湿润的现象.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膜接触器——物理吸收过程,模型值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疏水性中空纤维模组件传质过程.
推荐文章
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的臭氧曝气传质试验
疏水性
中空纤维膜
pH值
曝气流量
容积传质系数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处理含镍电镀废水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
电镀废水
PVDF中空纤维膜
膜生物反应器中PVDF中空纤维膜亲水性变化特征
亲水性
膜生物反应器
膜过滤
膜清洗
PVDF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超疏水改性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超疏水改性
二氧化硅粒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操作过程模拟
来源期刊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疏水性中空纤维膜 CO2 物理吸收 数学模型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7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X610
字数 3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097.2008.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有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61 4335 35.0 49.0
2 陈敏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66 415 11.0 16.0
3 陆建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5 249 8.0 12.0
4 徐建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9 264 8.0 15.0
5 杨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疏水性中空纤维膜
CO2
物理吸收
数学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97
32-1803/P
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28-405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7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