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钻井液与完井液       
摘要:
采用BOD/COD比值法、呼吸速率法以及摇瓶实验方法对混凝后钻井废水及将其经光催化氧化后出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测试,并对这3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仅经过混凝的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不适用于生物法处理,而经光催化氧化预处理后,使其可生化性明显得到提高,经摇瓶实验处理后,其出水CODcr最小可达118 mg/L,达到GB 8978-1996二级标准;3种可生化性测试方法相比较表明,呼吸速率法更值得推广.
推荐文章
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
钻井废水
活性污泥
好氧生化
生化呼吸
可生化性
钻井液废水电晕-生化协同治理研究
电晕
生化
协同处理
钻井液废水
污水处理
水解酸化改善钻井废水可生化性
钻井废水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可生化性
一株磺化钻井液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磺化钻井液
降解菌
筛选
降解特性
弯曲芽孢杆菌
钻井废液
无害化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磺化钻井液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测试
来源期刊 钻井液与完井液 学科
关键词 钻井废水 可生化性 测试方法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9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620.2008.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红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环境研究中心 4 26 2.0 4.0
2 吕荣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环境研究中心 4 43 4.0 4.0
3 陈素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环境研究中心 4 45 3.0 4.0
4 郭振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环境研究中心 1 5 1.0 1.0
5 孙惠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环境研究中心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钻井废水
可生化性
测试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钻井液与完井液
双月刊
1001-5620
13-1118/TE
大16开
198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