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G(d)水平上对并五噻吩进行了构型优化,并作振动分析,未出现虚频.频率分析得到分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同时也得到分子的HOMO-LUMO能隙为3.86 eV,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其激发态,得到振荡强度最大的五个允许跃迁的单激发态, 所有激发态光谱均在紫外波段, 故在可见光区域分子相对稳定,不易光致分解.对前线分子轨道HOMO和LUMO分析得到,HOMO到LUMO的跃迁是电子从C原子转移到S原子上,C-C原子之间形成离域键, 这正是并五噻吩区别于一般有机材料而具有导电性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相对于并五苯,并五噻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和发光性能,是新一类有机半导体材料.
推荐文章
氟化并五苯分子光谱和激发态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DFT)
氟化并五苯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激发态
氚标记甲烷分子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甲烷
密度泛函理论
光谱性质
胆红素分子激发态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胆红素
密度泛函理论
最优化调控
激发态特征
HPuO分子激发态的外场效应
HPuO
激发态
电偶极场
含时密度泛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并五噻吩分子光谱和激发态的密度泛函理论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DFT) 并五噻吩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激发态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8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2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兆玉 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 60 372 11.0 16.0
2 钟寿仙 8 33 4.0 5.0
3 李广山 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 4 24 3.0 4.0
4 杜恭贺 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 4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DFT)
并五噻吩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激发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