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测井技术       
摘要:
发现DK3井14块岩样的核磁共振孔隙度与其岩心孔隙度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他们的渗透率也是如此;常规测井的孔隙度/渗透率与岩心孔隙度/渗透率也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于是就假设核磁共振孔隙度/渗透率与常规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同样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据此,以校正后的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度/渗透率资料为准,建立起了常规测井的孔隙度/渗透率计算模型.在没有核磁共振测井原始数据时,可通过数字化软件从核磁共振测井成果图读取有关数据.这样建立的测井物性解释数学模型,既避免了取心作业与测井作业之间的深度误差,又不存在因岩心数据的不连续而带来的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值的误差,使该模型适于更准确评价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盒3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测井在川西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测井
低孔隙度
低渗透率
储层参数
流体性质
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储层的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结构
毛管压力
参数
渗透率
低渗透储层核磁共振实验与测井应用
低渗透储层
核磁共振实验
储层参数
孔隙度校正
采集参数
用核磁共振测井确定渗透率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方程对比实验室数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数字化核磁共振测井成果建立孔隙度渗透率模型
来源期刊 测井技术 学科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数字化 数学建模 常规测井 孔隙度 渗透率 致密砂岩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处理解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31.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38.2008.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滨 2 9 2.0 2.0
2 李天降 7 126 5.0 7.0
3 闰栋栋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测井
数字化
数学建模
常规测井
孔隙度
渗透率
致密砂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测井技术
双月刊
1004-1338
61-1223/TE
大16开
197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9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