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摘要:
试验选取来自12个省份的17个刺槐种源为材料,测定各个种源在人工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钾离子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并进行枝条的生长恢复试验;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项指标测定值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进行定量转换,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对17个种源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定;利用综合评定结果与种源地的地理因子(经、纬度)、气候因子(温度、降水)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各项指标与抗寒性综合评定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刺槐不同种源间抗寒性差异显著,各种源抗寒能力与所在地的年均温和度年均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初步判断,中国刺槐抗寒性地理变异符合纬向渐变模式,说明刺槐引种中国100多年来,在抗寒性上已经形成初步的地理变异.
推荐文章
原生种源刺槐抗寒性地理变异研究
刺槐
种源
抗寒性
地理变异
中国刺槐次生种源生长变异研究
刺槐
种源试验
生长性状
稳定性
地理变异
4个绿竹地理种源的抗寒性
植物学
绿竹
半致死温度
丙二醛
抗寒性
种源
引种刺槐无性系抗寒性分析
刺槐
无性系
生理指标
抗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刺槐种源间抗寒性地理变异研究
来源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刺槐 种源 抗寒性 地理变异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573.2008.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兴兴 3 58 3.0 3.0
2 杨敏生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149 2847 30.0 47.0
3 韩宏伟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5 120 4.0 5.0
4 张军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46 291 10.0 15.0
5 张世红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26 305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6)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刺槐
种源
抗寒性
地理变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573
13-1076/S
大16开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5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