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左心耳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n=10)为假手术组,经胸骨左缘处进入胸腔,暴露并剪开心包,于左心耳缝合固定双极电极但不刺激;实验组(n=10)家兔缝合固定双极电极同对照组,并予以刺激(800次/min)左心耳,每天持续4 h,连续30 d.术后定期监测刺激、房颤的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起搏前及房颤发生后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均完成了实验,术后第7天,7只(7/10)家兔发生房颤,2周时共有8只(8/10)发生房颤并能稳定维持(与对照组比较,P(0.01),30 d时仍示房颤,其余2只(2/10)家兔至30 d时仍呈起搏心律,AERP缩短,AERP频率适应不良,与基础状态相比有显著意义;对照组未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情况.结论 长期高频率刺激家兔左心耳是建立慢性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高频刺激左心房引起家兔慢性心房颤动
心房刺激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家兔
经皮左心耳封堵装置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致卒中的研究现状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卒中
左心耳封堵装置
综述
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观察及护理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围术期
观察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频电刺激左心耳致家兔慢性房颤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江西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房刺激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家兔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25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294.2008.04.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景添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65 19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刺激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家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4727
36-1323/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2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5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