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地面自动站1 h雨量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过程(2005年7月8~14日)为例,根据冷涡环流特征,将冷涡过程划分为发展期、成熟期、减弱期3个阶段.发现冷涡发展阶段降水主要由其南部西风锋区湿斜压不稳定产生,属于大范围混合型降水;而其他阶段降水主要由对流不稳定产生,以局地对流性降水为主.冷涡的不同发展阶段均可对应不稳定能量区,但其分布有较大差异,对流层低层的暖湿输送及辐合是不稳定能量积累的关键.发展阶段不稳定能量区分布于离冷涡中心较远的东南部;成熟期位于接近冷涡中心东南部;减弱期位于冷涡减弱形成的低压槽中.不同发展阶段不稳定能量与对流降水有不同的对应关系,冷涡发展期对流有效位能与较大的水汽通量是影响降水落区的主要因素;成熟期对流降水基本发生在对流有效位能区和925 hPa湿区的重叠区域;减弱期对流降水不但与对流有效位能、低层相对湿度有关,而且还取决于对流层低层辐合线.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北冷涡不稳定能量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落区的关系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对流有效位能 降水落区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9-34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426.6
字数 952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7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162)
二级引证文献  (37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5(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6(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7(6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8(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北冷涡
对流有效位能
降水落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