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工微生物气溶胶自然消亡率影响因素,以改进空气微生物检测准确性.方法 在人工染菌条件用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采样检测方法,对微生物气溶胶自然消亡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 常温下喷雾气溶胶于1 h采样,染菌环境空气中相对湿度40%~50%条件下,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衰亡率最高达到85%;相对湿度60%~70%比较适合空气中细菌存活.细菌气溶胶介质中含蛋白胨30 g/L,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衰亡率最低58%,表明介质中有机物对细菌有保护作用.不同相对湿度之间,介质中不同蛋白胨含量之间,细菌气溶胶自然消亡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和微生物气溶胶介质的有机物含量对细菌气溶胶自然消亡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60%±5% ,微生物气溶胶介质中含30 g/L蛋白胨条件下,细菌气溶胶自然消亡率最低.
推荐文章
海洋微生物气溶胶的丰度、群落结构及影响机制
微生物气溶胶
海洋气溶胶
群落结构
丰度
影响因素
微生物气溶胶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微生物气溶胶
监测
控制
沙尘天气对大气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浓度、特性和分布的影响
沙尘
生物气溶胶
微生物
粒径分布
群落结构
禽舍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及其空气动力学研究
微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
禽舍环境卫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气溶胶自然消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消毒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微生物 气溶胶 采样器 自然消亡率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187
字数 1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658.2008.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子尧 35 222 9.0 12.0
2 赵克义 30 180 8.0 11.0
3 孙启华 40 172 7.0 11.0
4 崔树玉 57 340 10.0 14.0
5 温宪芹 30 168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
气溶胶
采样器
自然消亡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消毒学杂志
月刊
1001-7658
11-2672/R
大16开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82-32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3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1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