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澜沧江某水电站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属于高山峡谷地形地貌,高地应力环境,岩体卸荷裂隙很发育,使得倾倒变形和岩体质量、断裂活动及地震构造一样成为影响工程边坡岩体稳定的主要因素.针对工程边坡的大变形问题可采用离散元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理论开挖和工程边坡开挖离散元模型,可分别得出倾倒变形破坏机理发展过程为初期弱倾倒变形岩体的层内剪切错动、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层内拉张变形、强倾倒变形岩体的切层张-剪破裂及极强倾倒破裂岩体的折断张裂(坠覆)破裂和工程边坡的变形范围、确定开挖面及加固方式等.通过工程边坡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地质调查成果的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推荐文章
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岩体倾倒变形的数值模拟
工程开挖边坡
破坏机理模型
倾倒变形
离散单元法
西南某水电站右坝肩开挖边坡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开挖边坡
三维有限元分析
坝肩槽
边坡稳定性
澜沧江某电站右坝肩复杂岩体质量分类
澜沧江
岩体分类
水电站
岩体质量指数
某水电站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特征及边坡开挖变形响应研究
韧性剪切带
岩质高边坡
离散元模拟
开挖变形响应
滑移-拉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工程边坡倾倒变形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工程边坡 倾倒变形 数值模拟 离散单元法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8-30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824.7
字数 35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8.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渝生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50 503 13.0 20.0
2 陈孝兵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3 91 3.0 3.0
3 赵小平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86 2.0 2.0
4 林富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 3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90)
二级引证文献  (7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2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程边坡
倾倒变形
数值模拟
离散单元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