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慈溪市人民医院和市第二、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初始剂量2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阿司匹林组(1(Dng/d)和对照组(未用抗栓药物).常规门诊随访,调整华法林剂量并记录三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失访4例.随访男性77例,占58.3%,女性55例.华法林组40例[平均用量为(2.45±0.97mg)],阿司匹林组42例,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70.6 4±5.9岁,三组患者基本特征(包括合并疾病和伴随用药)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一年脑梗死未发生率分别为(100.0%、90.5%、90.0%,P=0.129).有≥3项伴随危险因素的病人,三组一年脑梗死未发生率分别为(100.0%、57.1%、78.3%,P=0.02).结论 有≥3项伴随危险因素的病人,华法林可降低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华法林组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严密监测(INR2.0-3.0)下的调整剂量华法林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低强度华法林预防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临床分析
低强度华法林
阿司匹林
心房颤动
脑栓塞
低强度华法林抗凝合用阿托伐他汀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预防作用
低强度华法林
阿托伐他汀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脑卒中
预防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体会
华法林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并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心脑血管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卒中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7+5|R743.3
字数 23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816X.2008.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君柱 126 758 13.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10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华法林
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卒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脑血管病防治
双月刊
1009-816X
33-1252/R
大16开
杭州市灵隐路12号浙江医院5号楼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7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55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