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济南市2005年春季大气颗粒物中PM10、PM2.5和细颗粒物中的黑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时间分布和日变化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象资料对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PM10,PM2.5和黑碳的相对含量以及对能见度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42.5μg·m-3和109.4μg·m-3.与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日均值150μg·m-3和美国国家空气质量PM2.5日均标准65μg·m-3相比,超标率分别达到80.77%和84.61%,污染较严重;监测期间PM2.5/PM10的平均值为0.456.在PM2.5中,黑碳气溶胶平均质量浓度为5.39μg·m-3,占PM2.5的5.06%,日浓度变化呈双峰型.在监测时间内,污染物浓度与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弱正相关;与风速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降水对PM10、PM2.5和黑碳的清除作用较为显著.PM10、PM2.5和黑碳浓度与能见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3、-0.695和-0.704,细颗粒物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特征研究
济南市
大气污染
综合指数评价法
空间插值
时空特征
济南市灰霾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分析
灰霾
济南市
大气复合污染
大气细粒子
贡献率
济南市颗粒物污染MODIS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气溶胶光学厚度
可吸入颗粒物
反演
查算表
地理环境对济南市低层大气污染的影响
地理环境
逆温层
大气层结
烟幕日
大气污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济南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PM10 PM2.5 黑碳 气象因素 能见度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环境与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5-763
页数 9页 分类号 X513
字数 7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468.2008.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文兴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42 900 18.0 29.0
2 杨凌霄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13 319 9.0 13.0
3 周学华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7 269 5.0 7.0
4 王哲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44 383 10.0 19.0
5 郝明途 8 287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1)
共引文献  (1032)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9)
同被引文献  (290)
二级引证文献  (37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0(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4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4(47)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5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6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7(6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8(5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9(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20(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M10
PM2.5
黑碳
气象因素
能见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0253-2468
11-1843/X
大16开
北京2871信箱
82-62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817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