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0天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基底动脉血管形态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和枕大池注射NS对照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SAH型,NS组同法注射等量的NS;在首次注血或注水后0天(正常对照)、4、7、10、13、16天及20天,每组各灌注处死6只大鼠,取基底动脉行HE染色,测量其内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结果 脑血管痉挛在第4天已经出现,第7天达到高峰,高峰期持续至第10天,然后逐渐缓解,至第20天时,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 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形态学的时相变化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研究提供了完整可靠的资料和方法.
推荐文章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GRP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汉防己甲素
刺五加对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刺五加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细胞凋亡
TUNEL
流式细胞术
乌司他丁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乌司他丁
核因子-κB
脑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基底动脉不同时相的形态学改变
来源期刊 宁夏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鼠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时相 动物模型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插图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2
字数 23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949.2008.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冰 9 37 4.0 5.0
2 罗卫 4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时相
动物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宁夏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949
64-1008/R
大16开
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340号
74-15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