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岩石所含流体中的自旋氢核在均匀分布的静磁场及射频场的作用下发生的核磁共振弛豫行为,不同孔隙中的流体具有不同的弛豫时间,时间弛豫谱在油层物理上的含义为岩石中不同大小的孔隙占总孔隙的比例.文中通过核磁共振岩屑录井技术室内实验研究及实际测试结果分析,得到以下认识:1在各向同性地层地质条件下,核磁共振T2时间弛豫谱反映了被测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百分数等丰富的油层物理信息,通过岩屑核磁共振测量可以获得与相应岩心基本相同的核磁共振T2时间弛豫谱.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因此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岩屑分析;2泥浆浸泡前、后样品核磁共振单位体积信号幅度和T2几何平均值变化很小.因此泥浆滤液的侵入对核磁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③岩屑核磁录井与岩屑核磁测井得到的储层物性参数结果接近,但前者与岩心测量结果及试油结果吻合更好.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岩屑分析技术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核磁共振
岩屑
孔隙度
渗透率
油层物理
核磁共振测井与核磁共振录井对比分析
核磁共振
测井
录井
孔隙度
渗透率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岩石物性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
弛豫
截止值
T2谱
岩石物性
核磁共振
现场岩屑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核磁共振
岩屑
孔隙度
渗透率
油层物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岩屑录井及现场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屑 岩屑录井 可动流体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测井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3-456,4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P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210.2008.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卫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109 1093 18.0 29.0
2 蔡剑华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13 147 8.0 12.0
6 郭和坤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30 616 13.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0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
岩屑
岩屑录井
可动流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双月刊
1000-7210
13-1095/TE
大16开
河北省涿州市11信箱石油学会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35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