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氧乙烯(PEO)大单体在苯中与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共聚,合成了含聚氧乙烯支链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以此共聚物为前体,经NaOH的甲醇溶液中和,合成了同时含有非离子、阴离子的两亲性钠离聚体.红外光谱、膜渗透压计、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结果显示,前体和两亲性钠离聚体为规整接枝共聚物,平均接枝数为6.5~16.1;前体中聚氧乙烯支链与主链中的丙烯酸链节生成氢键,而两亲性钠离聚体中此氢键消失.两亲性钠离聚体有良好的乳化性、吸水性和相转移催化性质.当聚氧乙烯的质量分数由30.2%增至45.0%时,两亲性钠离聚体的吸水率由105%增至175%;随两亲性钠离聚体加入量的增加,Williamson固液反应中的固体苯酚钾转化率提高.固体苯酚钾转化率最大可达83.3%.
推荐文章
两亲性环糊精的合成研究进展
两亲性环糊精
药物载体
合成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研究进展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
自组装
药物载体
合成
两亲性双硫键双菁染料的合成及其谷胱甘肽响应荧光性质
双硫键双染料
纳米粒子
荧光淬灭
荧光成像
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乳液聚合
含氟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合成
液湿
气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亲性钠离聚体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质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两亲性钠离聚体 聚氧乙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 接枝共聚物 乳化剂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新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8-3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16.343
字数 3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洪泉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 93 638 13.0 21.0
2 刘新华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纺织服装系 46 74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两亲性钠离聚体
聚氧乙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
接枝共聚物
乳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