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岛市6个区(市南、市北、四方、即墨、黄岛、胶南)35岁以上常住居民6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青岛市居民超重率42.61%,男性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1);肥胖率为25.06%,男性高于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城市超重率41.96%,肥胖率23.45%,农村超重率43.49%,肥胖率26.61%.不同年龄组间比较,除农村的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超重率及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3~118.930,P<0.01);超重率、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5岁之后均有所下降.乡村在45岁~、55岁~肥胖率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5, P<0.01;χ2=5.86, 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教育程度对超重与肥胖有保护作用(OR=-0.439、-0.303,P<0.01),收入水平是危险因素(OR=0.091、0.119,P<0.01), 体力活动仅是超重的保护因素(OR=-0.195,P<0.01),农村的超重影响因素与城市相同.结论 青岛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青岛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体力活动是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干预的重要因素,应增加体力活动,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