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及其在腋淋巴结阴性病人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将13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人分为腋淋巴结阳性(axillary node positive,ANP)组(66例)和腋淋巴结阴性(axillary node negative,ANN)组(73例).用原位杂交方法在组织芯片上检测VEGF-C 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广谱角蛋白(AEI/AE3)在腋淋巴结阴性(axillary node negative,ANN)组淋巴结中的表达,以判定微转移,结合随访结果判断其预后价值.结果:VEGF-C mRNA在腋淋巴结阳性(axillary node positive,ANP)组中的表达(53.0%)显著高于ANN组(27.4%)(P=0.001).ANN组中,有14例病人腋窝淋巴结发现微转移灶,微转移率为19.2%(14/73);有微转移的病人其原发灶中VEGF-C mRNA表达率(50.0%)高于同组无微转移病人(22.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ANN组中VEGF-C mRNA表达与肿块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正相关,与ER、ki67和cerbB-2蛋白表达及病人年龄无关.经中位时间56个月的随访,ANN组中共有7人出现远处转移,均为VEGF-C mRNA表达者.结论:VEGF-C mRNA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在ANN乳腺癌病人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ANN乳腺癌病人癌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提示其预后不佳.
推荐文章
乳腺癌中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
乳腺肿瘤
淋巴结
微转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原位杂交
乳腺癌VEGF-C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mRNA
淋巴结转移
VEGF-C、Fhi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乳腺肿瘤
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抑制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
VEGF-C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组织VEGF-C mRNA的表达对腋淋巴结阴性病人的预后价值
来源期刊 外科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预后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2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臣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病理科 34 324 7.0 17.0
2 符雪莲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病理科 17 70 6.0 8.0
3 于静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病理科 15 47 4.0 6.0
4 梁春立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 7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科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1007-9610
31-1758/R
大16开
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
4-60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