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肥际为切入点,通过土柱培养试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铵(MAP)在石灰性潮土肥际的转化及肥料磷的迁移.结果表明,MAP施肥31 d后,约90%进入土壤,肥料磷的迁移距离达57 mm.无机磷形态分级结果表明,进入土壤的肥料磷仍保持较高的有效性.其中,以Ca8-P和Ca2一P增幅较大,其次为水溶态(WE-P)、Al一P和Fe-P,O-P仅有少量增加,而土壤Ca10-P没有明显变化.肥际(0~2 mm)新增含磷矿物中,CaB-P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其它形态磷的比例则相应减少.空间上,WE-P与A1一P相似,在56 mm内显著增加,且随距施肥点距离的增加整体呈线性下降.ca2一P亦于56mm内显著增加,但包括0-14 mm的快速下降和随后缓慢线性下降两个阶段,并在0-14mm内相对富集.ca8-P分布与Ca2-P相似,但表现为集中在6 mm内快速下降.Fe-P在56 mln内显著增加,但在13mm处含量最高,并在26 mm内相对集中形成,26 mm后缓慢线性下降.O-P仅在30 mm内略有形成.MAP施肥后,进入土壤的肥料磷相对集中,其中,约20%分布于0-2 mm内,6mm内磷的增加量即达土壤磷总增量的50%左右.MAP施肥引起土壤pH显著下降,对土壤碳酸盐及铁铝矿物溶解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0-2 mm内碳酸盐被完全分解,6 mm内土壤碳酸盐含量显著降低.cac03溶解释放的ca2+是导致进入土壤中的水溶性磷转化固定的主要因素,而土壤难溶性铁铝矿物溶解释放出的1%3+、Al3+离子对水溶性磷的固定也有一定贡献.MAP对土壤难溶性铁的活化作用显著,明显提高了土壤铁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