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择50例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患者,分别应用临床上常见抗生素[分为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业胺培南)组]常规治疗.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抗生素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 结果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组患者给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头孢哌酮组先升高后下降,用药后第1、2天明显高于第3、5、7天(P<0.05),同时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组(P<0.05).头孢他啶组用药后第5天内毒素水平达高峰(0.398±0.172)EU/mL,明显高于用药前[(0.251±0.142)EU/mL,P<0.05],也明显高于奈替米星组、头孢哌酮组和亚胺培南组(P<0.05).亚胺培南组用药后第1、2天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用药前. 结论不同抗生素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可诱导不等量的内毒素释放,临床用药应注意药物本身对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推荐文章
抗生素诱导内毒素释放的研究进展
细菌感染
抗生素
内毒素
几个新型头孢类抗生素原料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头孢类抗生素原料
细菌内毒素
动态比浊法
血浆降钙素原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研究
烧伤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感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严重烧伤患者抗生素治疗时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烧伤 抗菌药 内毒素类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烧伤感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7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08.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顺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 22 106 6.0 9.0
2 陈晓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 37 199 8.0 12.0
3 江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 50 327 11.0 15.0
4 吴伯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 45 194 8.0 12.0
5 杨际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烧伤科 14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抗菌药
内毒素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