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的纤维化及其观测指标.方法采用SD大鼠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模型,分别在3d、6d、10d、14d、21d取脑脊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21d的脑组织予以冰冻切片后,行MASSON染色观察柔脑膜的胶原纤维.结果 (1)实验组脑脊液中的TGF-β1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呈双时相(P<0.01).21d柔脑膜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增多(P<0.01);(2)实验组脑脊液中的PIC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21d PICP与柔脑膜的胶原纤维衡量指标显著正相关(r=0.605,P<0.05).结论 SAH发生后,可引起TGF-β1的升高,柔脑膜纤维化;脑脊液中PICP可作为检测柔脑膜的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推荐文章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
蛛网膜下腔
高密度值
蛛网膜下腔穿刺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评价
蛛网膜下腔
穿刺
脑室出血
脑脊液置换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61例
老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术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脑脊液置换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纤维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柔脑膜 纤维化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7-2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5
字数 35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754.2008.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运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200 1105 17.0 20.0
2 廖达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 79 351 11.0 14.0
3 张天一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 46 209 9.0 12.0
4 刘飞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 40 207 8.0 12.0
5 颜辉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 10 23 3.0 4.0
6 李林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 10 2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
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柔脑膜
纤维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