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大冶李德贵冶炼遗址矿冶遗物进行了物理测试、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物理测试结果表明,遗址炼渣的熔融温度高于1280℃;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李德贵炼渣中铜含量很低,远低于炼铜渣的铜含量;而其铁含量很高,与欧洲早期铁器时代和罗马时代的块炼铁渣相近;物相分析结果表明,李德贵炼渣的主要物相与炼铜渣没有区别,但炼铜渣中发现一些铜氧化矿和硫化矿.结合对其他冶炼遗物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该冶炼遗址是一处炼铁遗址.工作台面上发现的炼渣与铁矿石的混合物,表明古人很可能已将炼渣回收利用,与铁矿石原料一起回炉冶炼.
推荐文章
广西兴业古绿鸦冶炼遗址初步考察
岭南地区
唐宋
冶铁技术
冶金考古
中条山与皖南地区古铜矿冶炼产物的比较分析
特征元素
铜冶炼产物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中条山地区
皖南地区
梧州钱监遗址炉渣研究
梧州钱监遗址
炉渣
生铁
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矿冶区古代矿冶遗址调查实录
安徽省铜陵市
古代矿冶遗址调查
狮子山矿冶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冶李德贵冶炼遗址矿冶遗物分析
来源期刊 岩矿测试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李德贵冶炼遗址 炼渣 炉壁 物理测试 成分分析 物相分析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与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1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K85
字数 40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5357.2008.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66 391 11.0 14.0
2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171 1678 20.0 26.0
3 魏国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16 92 6.0 8.0
4 韩楚文 6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李德贵冶炼遗址
炼渣
炉壁
物理测试
成分分析
物相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矿测试
双月刊
0254-5357
11-2131/T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2-31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1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9723
相关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popss-cn.gov.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马列·科社
论文1v1指导